第 448 期營商之道 – 行業的新一輪淘汰賽

Dr. Steve Wong 黃楚祺博士

6/12/2023

我司香港的工廠最近縮小經營,搬到一個地方較小,但租金卻平了一半以上的地方。工人方面由最多的十多人減至目前的兩人,這些同事主要是安排貨物的轉流;至於生產運作,我們使用發外加工。再談供應,香港缺乏足夠的廢塑料以滿足再生生產的需求。首先,香港沒有足夠的回收系統進行收集和分選,結果要依賴進口,但香港政府有很多進口條例限制了許多廢塑料的進口。其次,即使可以進口,也難以有利可圖,價格高企令商家很多時候需要虧損。在過去多年裡,我們工廠一直在虧損,只因工廠租約未滿,毀約需要支付賠償金,所以仍需一直營運下去,希望可以等到市道好轉,抱住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心態。而工廠的生產對我們的形象尤其重要,因此我們一直未能決定重組工廠,止住損失。

目前,根據我所知,行業大多數同行都已經結業了,越大的公司結束得越快,有的轉型從生產轉向物流,但由於經濟低迷而無法支持,也只好結業。還有一些由製造一般塑料轉向工程塑料。所以我决定搬廠後最終只剩下一兩名工人,偶爾啟動機器進行加工,平時主要從事一些塑料的分揀。

香港的情況不僅同樣出現在東南亞,實際上歐美也是如此。我最近訪問了一家歐洲小規模再生塑料工廠,這家公司每月平均虧損二十萬歐元,當初投資者看好我們的行業是一個循環經濟產業,既有意義又有前途;結果所有的資金都輸光了,還沒有看到前途及曙光。它的主要問題是本地回收的家居廢塑料,加工成破碎料的成本高達每噸 600 歐元,而做成粒料的成本約為每噸 1000 歐元,但售價只是成本的 6 至 7 成。在美國,情況也很相似,很多工廠由於缺乏有利可圖的廢塑料而面臨倒閉。

究竟誰是罪魁禍首,答案是原材料比再生料更便宜,因此沒有必要使用再生料。很多工廠和品牌公司購買再生粒料,作為他們公司的可持續循環材料,但實際上並未如期出現,很多時候只得一個「講」字。有說法認為,經濟低迷也是其中一個因素。總括來說,新材料是再生行業的競爭對手,但依我估計,目前的平價原材料會維持六年以上。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