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Steve Wong 黃楚祺博士
4/7/2022
回想創業之初,在我們一般經營的廢塑料項目及品種中,能找到供應商及買到有利潤空間的可回收廢料中,例如已經分揀好及已分類的家居塑膠薄膜及商埸購物袋、水盆及桶、飲料瓶及其他塑膠瓶、電器及工具、塑膠及石油工業的次品等等…… 一旦跟供應商及客戶談好買賣價格及條款後,供應便會持續一直發運,只是偶然因行情的改變而調整價格。
近年,因環保法例限制了跨境廢塑料的運送,加上歐洲及美國塑料價格與亞洲脫軌,再者,品牌公司對再生料的需求上升,引致部分廢料貨源嚴重短缺及做成價格升至比新原材料還要貴.此外,物流持續十分緊張,航運費以倍數攀升及船公司普遍禁止廢塑料的付運,也是升市的原因之一。在這個情況之下,同事每天也忙於到處找廢料供應,有了報盤便去找客戶問一問是否接受價格及品質,然後再安排如何付運,還要了解法例是否容許出口及查詢船公司是否可以接受訂倉。即使這一票貨可以成功做下來,但並不代表下一批貨同樣可以拿到手。我們今天賺錢的方法是不能保證下次可以用同一做法來持續下去;而且我們每一天都在拼搏中,並施展渾身解數來把累積多年的百般武藝拿出來,每日也要討論如何應對今天的環境。
回想起當年,各個同事每天都會收到大量供應商的報盤,他們只需把報盤的貨品名稱“複製和黏貼” (copy & paste) 給各客戶報價,這樣便可以馬上賣出及成交買賣。但今天的同事卻要去了解很多繁複的細節.其中包括廢料的應用及性能,付運方面是否受到巴塞爾公約及入口國的限制。並且要確保新供應商及客戶的信用狀況穩妥及買賣價格是否在市價範圍之內,雖然過程繁複,但還是必須要盡量爭取把生意做成。
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已經解禁疫情限制,並且開放旅遊及商務探訪,公司也鼓勵同事出差探訪供應商去鞏固彼此的關係及去了解貨源;同時也要拜訪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好讓能夠進一步增加雙方合作的機會.